柔性外骨骼样机、水下机器人、机械自重平衡轮椅……看着满屋子摆放着学生自行设计、组装、调试的创新作品,重庆理工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主任黎波如数家珍。
夏日的午后,静湖四周绿树成荫,一旁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里,同学们忙着进行产品设计和研发,一刻也闲不下来。
“2018年,基地成立不久,就构建起创新设计工作室、智造工场和制作工坊的功能模块,围绕产品设计、加工制作、编程调试等环节,以项目为载体,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学生在工程设计的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多种学科交叉融合。”黎波说,在创新创业训练的过程中,基地也逐步建立起了产学研融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生设计的产品不仅走上全国竞赛颁奖台,还通过成立以学生为主体的企业,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不断走向市场。
(资料图)
“学校汇聚各种教育资源,希望培养出更多的‘科学家’,还期待在引导科研成果走向市场的过程中,孵化出更多的‘企业家’。”重庆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康骞说。近年来,重庆理工大学在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中间试验、商品化、产业化的科技创新链条上大胆探索,成立了由学校党委书记、校长任双组长的科技成果转化领导小组,增设产学研合作办公室,构建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学校先后获批教育部首批全国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国家大学科技园。
“学校通过赋予成果完成人或团队80%所有权或者全部所有权的两种方式,鼓励、帮助老师们在各地匹配社会资源、对接企业需求,将科研成果落地转化。”学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周志明长期与重庆本地的工业制造企业进行科研项目合作,在工业压铸件及模具的前期设计及优化、中期模具试制领域取得了全国领先的成果。
针对压铸模具使用寿命低、易磨损的常见问题,周志明带领团队突破了国外进口压铸模具涂层的技术封锁,在学校的支持下,他以资金与技术的方式入股,于2022年与浙江公司合资成立了重庆合创纳米科技公司。
短短一年时间,公司对标国际领先水准的技术,降低了40%的压铸模具涂层生产成本,不仅获得了本地压铸件生产龙头企业的认可,还拿到了十几家企业的订单。
“做企业,老师没有经验也没有精力。”周志明说,正是在学校的政策放权,以及一系列“后勤保障”式的体贴服务下,公司科研成果转化的效率大大提高了。
近年来,聚焦科技成果转化链条的前端概念验证、中端中试、末端产业化,重庆理工大学先后打造了1.9万平方米的国家科技园、6万平方米的加速器园区和10万平方米服务企业规模化生产的产业园,并与巴南区、两江新区、高新区、璧山区等地合作设立产业转化、企业孵化的“环重庆理工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产业技术研究院等众多平台,为创新创业的师生提供办公场地、政策解读、税务申报、法律咨询等贴心服务。老师可根据不同规模的企业需求入驻园区,还能获得来自学校1000万元种子基金的支持,甚至风投基金的资金支持。
有政策鼓风,有服务筑底,在校老师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大大提升了,学校还吸引来了业界的“金凤凰”。从知名工业集团慕名来到学校的化学化工学院讲师邱磊,瞄准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纤维素粘结剂制造的“卡脖子”难题,于2021年成立绿能纤材(重庆)科技有限公司,实现了高端领域产品的国产替代进口,并首次实现了补锂水性纤维素粘结剂产品的量产和批量生产,并在新材料应用研发领域不断深耕细作。
在办企业、做市场的同时,邱磊深知高校产学研融合发展的核心是育人。“为了补足学生应用实践上的短板,学校要求相关的理工科学生在本科二年级就上机、进厂,我也将硕士培养更多地放在了工厂车间。”邱磊说,无论是基础理论研究还是工程应用方向,跟着企业的老师傅干,学生的收获会更多。
“沉入一线实践,不少同学增长了创新创业经验,有的同学毕业设计的产品,还为企业带去了300多万元的销售额。”邱磊骄傲地说。
“以前是企业上门要成果,如今在产学研融合发展的势头下,不仅校企联合的科研项目多了,学校科研成果也因为效率高、针对性强而源源不断走向市场。”学校产学研合作办公室技术转移中心主任秦玲说,“以不耽误市场进入时机、尽快实现价值的理念,近五年,学校已累计转化科技成果2484项,转化金额达5.99亿元,连续两年专利转化金额位列全国高校院所百强;成立师生成果转化的双创企业71家,孵化企业188家,基金加速企业44家,总产值突破100亿元。”(记者 李宏 张国圣)
关键词: